close

轉錄別人轉錄的。

江宜樺,《自由民主的理路》(台北:聯經,2001年)

因此1986年以來的第三階段民主發展,確實顯現了一種截然不同於選舉民主或憲政民主的民主意識。其特色是呼籲所有被壓迫者的團結、反抗,以草根式運動擴大民眾關於民主政治生活的想像;但是其後現代性格卻也嘲弄、顛覆了程序正義及理性溝通的可能性,替政治生活注入了混亂虛無的因子。」(頁320-321)

1998年6月下旬,台大政治系因某科目期末考傳出作弊疑雲,在系板BBS上爆發了一場『作弊究竟有沒有錯』的筆戰......

(江在書中引了兩段學生的詭辯,像什麼「價值判斷的基準根本不存在,那是被權力主體製造出來的。透過專業集團的宣導與媒體,這個基準就被大眾所廣泛接受」等等,懶得再打,有興趣的可以找書來看。)

江老的結論是:

校園民主,在這群年輕人的理解裡,並不是什麼社團言論自由或學代會主席普選等等,而是教學者不該利用其權力對學生進行考核,以及學生作弊有理。......如果後現代心情就是反本質主義與反基礎主義,我們很難想像它為什麼不發展成價值虛無論。」(頁345-347)

相關文章留錄:

未能阻止墮落,學生公開信對江宜樺表失望

台大畢業生網路發表公開信,批評江宜樺背棄理念

江院長離江老師很遠嗎

學生為什麼氣憤江宜樺

《自由民主的理路》一書自序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uteelf 的頭像
    Cuteelf

    生活在他方

    Cute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